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工作动态

非典突袭暴露漏洞 专家呼吁建立高效公卫体系

来源:徐州市卫生监督所发布时间:2003-11-05浏览量:


今年初非典突袭暴露了我国社会对传染性疾病危害性认识不足、公共卫生应急机制不完善的漏洞。非典过后,人们对如何在常态下保持有序管理、出现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从容应对、公共卫生高效地保障人民的健康等问题有了更多的思考。近日,在广州召开的女市长公共卫生管理研讨班上,与会专家们从多个侧面作了深入分析和精彩演讲。
公共卫生体系进入人们的视野
  非典使人们对这个以前还陌生的名词渐渐熟悉起来。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傅华教授给公共卫生体系下了这样一个概念:在一定的权限范围内提供必要的公共卫生服务的公共、民营和志愿组织的总体。
  “一个有效的公共卫生系统应包括:强大的中央和地方卫生机构、训练有素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畅通和准确的疾病监测和报告系统、现代化的实验室、能与政府其他部门迅速沟通的电子信息系统、足够的物品储备(如药品和疫苗)、预防疫情扩大的有效方法(如隔离)。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基于这些基础之上。”傅华的这段话,给在场的女市长们留下很深印象。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教授认为,目前,我国的经济模式正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转换过渡,管理模式正在从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的模式过渡,卫生管理模式相对落后于经济与社会的改革和发展,相对落后于人类健康模式和流行病学模式的变化。
  殷大奎说,过去的卫生防疫体制是单病种的、分散和重叠的,是按照计划经济体制建立的,与市场经济体制很不适应,也不适应人类健康模式和流行病学模式的改变。卫生防疫工作的重点是传染病控制、计划免疫、妇幼保健、职业病等;现在不仅要面对经典传染病和新发传染病,还要面对慢性病、伤害、中毒和精神卫生等,要面对老人保健、区域卫生规划、社区卫生服务等。
  政府应在公共卫生中承担主要职责
  我国卫生工作正面对疾病流行模式、人口数量和结构变化、科学技术进步、市场经济发展四大变化。卫生部尹力博士认为,非典暴露出全社会对疾病危害性认识不足,缺乏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制不健全,卫生改革和发展滞后以及财政投入不足等卫生问题。在对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上表现为应对能力差,没有应急预案和灵敏的监测网络,缺乏公开透明的报告制度和预警机制,卫生资源的条块分割没有形成合力,缺乏应急医疗队伍。
  尹力强调,公共卫生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特性,市场在这个领域调节失灵,政府应在公共卫生中承担主要职责,组织社会有关方面实施公共卫生措施。政府卫生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制定卫生法规,加强执法监督,加强疾病流行的监测与控制,建设公共卫生基础设施,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等等。
  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只能承担有限责任,而不是无限责任。傅华认为,政府公共卫生机构和卫生保健的提供者应是公共卫生的主体,但公共卫生机构并不是什么都由自己来做,应有横向和纵向之分;服务性质也应有政府职能和社会职能之分;服务内容的范围应根据不同经济社会条件而定。
  傅华建议,为了保证公共卫生的服务到位,改善和提高公共卫生系统的能力,有必要进一步理顺公共卫生的服务网络。对各省、直辖市来讲,公共卫生的专业机构应该呈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状结构。两头是指省级和基层。只有加强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才能走进千家万户。这里说中间小,并不是削弱区一级公共卫生的能力,而是要求它们更加精干,尤其要强调它们的执法、信息管理、计划制订和传播沟通的职能。
  社会心理预警“走近”危机突发事件
  在这次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时勘研究员特别提出,应把社会心理预警研究系统纳入国家预防检测系统的范畴,并呼吁多学科学者参与和政府的大力支持。
  在今春抗击非典的过程中,时勘率领的一个课题组,进行了社会心理预警的调研,并将分析结果以《简报》形式,向有关部门呈送。当北京市政府在支援华北邻近四城市抗击非典时,预警简报和建议也同时送达各地抗击非典的管理部门。人们评价:中国科学院送来的这些调查结果和预案,与物质、设备支持同等重要。
  “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受到流行病感染的仅为万分之几,而涉及非典事件其他绝大多数正常人的社会心理行为受到的影响,千万不可小视。我们的视角应该投向更为广大的正常人在危机事件中的社会心理行为,这就是我们主张的国家危机事件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主要的服务对象。”时勘的观点保持着一个学者应有的清醒。
  时勘建议,从政府的角度,考虑如何建立国家级危机事件或重大事件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使我国各级政府及危机事件主管部门能及时监测个体、群体和社区,甚至整个大区域的民众的社会心理行为,从而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对策。据介绍,此类研究工作在国外早已受到高度重视,大量心理科学工作者参与预警系统的研究工作。
  “抗非危机事件的这项应急研究,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是我和课题组同事们始料未及的。目前至少可以说,这个问题是真正抓住了我国社会经济转型期、特别是走向全球化时人们社会行为研究的社会需求。”时勘感慨的背后,是一种更加迫切的紧迫感。“下一步,我们将以非典事件的背景为基础,在能为政府部门不断提供反馈信息和对策的同时,为长远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心理预警系统的建立,开展更为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探索工作,使研究成果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