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福寿螺”告诉我们什么
来源:徐州市卫生监督所发布时间:2006-08-23浏览量:
近几天,个头并不大的福寿螺惊扰了京城。流行病学调查已经确认,通常发生于南方的广州管圆线虫病突现北京,其祸根就是食用了不熟的福寿螺。吃生,本不是北方人的习惯。如今,竟也在北方出现了。它至少发出了这样一个信号,在当今社会,“吃”,作为一种行为方式已经没有了严格的地域界限。
的确,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物质日趋丰富,生活日益富足。人们一日之内可抵达世界任何一地,各地美味可以全球同时共享。地不分南北,物不分东西。不同地域人们行为方式的交汇,冲击了人们原有行为方式的定式。于是,以往可能仅局限于某地的行为方式疾病,很可能迅速在更广大的地域被扩散“克隆”。
面对这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变化,我们应当思考的是,如何应对不断出现的公众健康新问题。仍以吃为例,当今,人们可获得的食材多了,食物的制作方法多了,但吃什么?怎么吃?餐饮经营者推出菜肴新品,需不需要作安全性评价?食材需不需有一个准入标准?谁来做安全性评价?谁来制定准入标准?谁又来实施具体的监督?
应该说,行为方式疾病近年来已经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仅就食品安全问题,卫生部近期就下达了诸如禁食“毒蘑菇”、“河豚”等一系列公告。但政府的公告警示尚无法涵盖五花八门的市场行为,其传播的范围和效能毕竟有限。事实说明,行为方式疾病与人们的行为相连,实施有效防控绝非“简单”、“轻松”就可以奏效,需要予以特别的重视与应对。
有资料表明,在影响人寿命的诸多因素中,生活方式因素占了60%。预计到2015年,生活方式疾病将成为世界头号“杀手”。由此,行为方式疾病的防治应该加大力度,并在整个疾病控制中占有更大的比重。
仅就这次福寿螺事件的发生发展进程,从政府、媒体的重视,到医务人员、卫生监督人员反应的迅速,都是可以向公众交代的。但今后会不会还有类似福寿螺的其他东西威胁公众的健康?政府、社会、公众应当怎样才能防患于未然?福寿螺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