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发布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微发布 > 微发布

加强校园结核防控,共筑无“核”校园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3-03-27浏览量:

2023年3月24日

是第28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今年的主题是

你我共同努力 终结结核流行

近年来,我国结核发病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学生患者在全部结核病患者中的占比逐年升高。江苏学校肺结核发病数年龄分布13-15岁组占18.1%,16-18岁组占34.6%,19-22岁组占35.6%。学生还处于生长发育期,抵抗力相对弱,校园内学生聚集,容易造成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扩散。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就让小编和大家一起认识结核病,防范学校结核病发生


一、

什么是结核病?

病因和症状: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主要侵犯肺脏,引起的肺结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乙类传染病,此外也可造成其他组织和器官的感染,如肠结核、肾结核、骨关节结核等。早期肺结核患者可无症状,随着疾病进展可有咳嗽、咳痰等典型症状,一般持续两周以上,或痰中带血,常伴有低热、盗汗、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病变发生在胸膜者可有刺激性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诊断和治疗:肺结核主要通过病原学检查,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胸部影像、相关的辅助检查及鉴别诊断等,进行综合分析做出诊断。确诊后,主要以“早期、适量、联合、规律、全程”为原则,进行药物治疗,常见治疗药物有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通过规范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得到治愈。

二、

结核病是如何传染的?


传染源:活动性肺结核患者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飞沫传播途径进行传播

易感人群:人群对结核分枝杆菌普遍易感,其中抵抗力低下人群,如老人、婴幼儿、慢性病病人、免疫抑制者等为高发人群。学校等人群密集场所有利于肺结核播散。


三、

如何进行学校结核病防控?


1、学校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结核病防治核心知识。

2、学校做好环境卫生。做好校园环境的清扫保洁,清除卫生死角,确保学校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
3、增强自身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4、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教室、宿舍勤通风,勤洗手,勤打扫卫生,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
5、重视健康体检。学校按有关规定将结核病检查项目作为新生入学体检和教职员工入职和常规体检的必查项目,由具备资质的体检机构进行学校师生健康体检,及时发现控制传染源。
6、及时报告结核病病例。学校应明确学校传染病疫情报告人,制定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相关制度,做好学生晨检和因病缺课登记、追踪。
7、规范处置校内结核病疫情。校内发现结核病例后,学校应配合开展接触者筛查,督促相关人员规范进行预防性服药和健康监测,病愈复课应查验复课证明,做好复学诊断证明核实工作。



徐州卫监温馨提示广大在校师生关注校园结核病防控,自觉参与到结核病的防控工作中去,做自己健康的守护人。徐州卫监将加大校园结核病防控监督检查,指导学校严格落实传染病防治相关措施,共同筑牢校园结核防线,打造无“核”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