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行业资讯

10起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典型案件被通报

来源:徐州市卫生监督所发布时间:2009-05-13浏览量:

    本报讯  (记者陈  飞)馒头中用洗衣粉代替碱面,辣椒粉中掺杂苏丹红,卤鸭用工业染料上色,猪肉含有“瘦肉精”……卫生部5月11日通报了10起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典型案件。卫生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与卫生监督局副局长苏志表示,此次选择通报的主要是各地有关部门根据消费者举报查获的典型案件,希望更多消费者参与到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行动中来。

  据介绍,2008年年底以来,卫生部等9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为期4个多月的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全国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4211起件,查处违法案件7626起,货值达6708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34起,依法逮捕30人。

  为评估专项整治行动效果,全国专项整治领导小组组织了对3类产品中的5种非食用物质和易被滥用的食品添加剂进行的抽检,包括原料乳中三聚氰胺和β-内酰胺酶(即所谓解抗剂,用于掩盖生鲜乳中的抗生素残留)、红葡萄酒中甜味剂和色素、面粉中溴酸钾。全国23个省(区、市)共抽检样品24155件,抽检合格率为92.8%,其中抽检原料乳均未检出三聚氰胺。 

(来源:健康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