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课堂|校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解读
来源:本站发布时间:2022-04-16浏览量:
为进一步科学指导中小学校、托幼机构和高等学校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近日,教育部联合国家卫健委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和当前疫情形势需要,对此前相关技术方案进行修订调整,印发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五版)。 此前,教育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分别于2020年4—5月、2020年8月、2021年2月、2021年8月印发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第一至四版。 和第四版相比, 第五版主要有哪些内容? 有哪些新亮点? 卫监小编这就为大家详细解读! 新版技术方案在进一步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管理要求基础上,增加了校园常态化监测预警,细化完善了出现疫情后的应急处置措施和卫生保障要求,概括起来是四个“关键”、五个“强化”。
关键一:落实“四方”责任 ※辖区党委和政府——属地责任,政治意识、高度重视、警惕麻痹 ※行 业 部 门——主管责任,组织指导、督导检查、风险排查 ※学校和托幼机构——主体责任,落实落细、严防输入、遏制蔓延 ※师 生 员 工——自我管理责任,树立意识、遵守规定、及时上报 关键二:发挥“联防联控”作用 ※教育、卫生健康、属地医疗机构、疾控机构、公安、社区等 ※家校协同 关键三:落实“四早”措施 ※早发现:健康监测、核酸检测、晨午检、因病缺勤缺课追踪登记、主动监测筛查 ※早报告:师生员工出现症状及时报告,学校出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等及时上报 ※早隔离、早治疗:迅速完成常态化和应急机制转换,尽早切断传播途径 关键四:具备应对疫情的能力 ※人、物、环境“零风险”;“多病同防”;三个门;三类人 ※物资和人员储备;隔离转运、流调封控、健康监测、信息发布、服务保障、舆情监测等 一、重点强化动态完善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 1、及时做好学校所在辖区和全国其他地区疫情监测和风险研判 2、态调整防控方案和应急预案,细化完善防控措施 3、“一地一策、一校一策” 二、做到各环节的无缝对接 1、 对内:校内疫情防控各环节责任到人,无遗漏、无盲区 2、对外:完善与疾控机构、属地医疗机构、公安部门等的对接协调,“点对点”“人对人” 三、开展多场景、多层次的应急演练 1、开学前后要定期组织开展多场景、针对性的应急演练 2、及时整改、调整演练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3、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 4、提高各环节防控骨干的即时反应能力 四、做好充足防疫储备和卫生保障 1、防疫物资储备,充足的临时留观室,人员设施配备齐全 2、加强:信息沟通、防疫提醒、物资供给、医疗保障、心理疏导等 五、做好经常性检查和风险排查 1、加大校园疫情防控督导检查力度,及时整改问题 2、定期开展校园风险排查,补齐短板漏洞 3、最大程度降低校园聚集性疫情发生风险 徐州疫情仍未结束,风险依然存在,各级各类学校要及时关注学校所在辖区、全国其他地区疫情形势变化。一旦学校所在地区发生本土疫情或新冠肺炎疫情风险等级发生变化,应严格执行当地疫情防控有关要求,立即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指挥体系,果断采取处置措施,做好卫生保障。具体做法参照新版技术方案戳下图。 为助力学校疫情防控工作,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有序复学,保障学校师生身体健康,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将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部署,根据最新版疫情防控方案的要求,继续紧盯关键环节和重点事项,在开学前和开学后对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校园疫情防控监督检查,对学校师生进出口健康管理情况、“两案九制”的建立以及落实情况,特别是学生因病缺勤的登记与追踪落实情况、临时隔离室设置情况、疫情防控物资储备情况、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情况、生活饮用水卫生管理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学校疫情情防控工作落细落实,为顺利复课保驾护航。